《史记·哀巴黎圣母院》《比黑洞黑》之比较 (一)Y13 Chinese A: LAL – 黎子绮 LOY Crystal Zi Qi (Crystal)

《史记·哀巴黎圣母院》(下称《圣》)由刘黎平所撰,发布在“刘备我祖”公众号上,表达了作者对圣母院着火这件事情的看法。作者对此灾祸感到痛惜,进而表达了“珍惜当下,以免日后徒伤悲”这一观点。《比黑洞黑》(下称《黑》)是一篇由吴再所写,于2019年4月12日发表在星岛环球网“诗苑”专栏里。作者以诗歌的形式叙写了两件事,第一件是深圳暴雨事件,另一件事是当下有一些网站将国家版权利用成了侵权的武器。此次比较分析将从两篇文本的相似处、语气以及引用图片这三个角度展开。

《圣》与《黑》由许多相似点,首先,都引用了名著典故。在《圣母院》中,“卡西莫多含恨黄泉”,“梅拉达香魂不远”,卡西莫多和梅拉达都是巴尔扎克著名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而巴黎圣母院闻名世界也正是因为这本小说的长盛不衰。作者之所以引用名著人物,是为了让这些人物来突显圣母院悠久的历史和建筑被焚的沧桑感。而《黑》引用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走小路,多大虫,又有乘势夺包裹的剪径贼人”。这句引用形容那些用图片来敲诈勒索的网站就是那些“贼人”。其次,相似点二是两文都用了列举数据的手法。在《圣母院》中,“其始也,辛弃疾东渡之岁;其成也,朱元璋皈依之年”,说明圣母院的历史之悠久,“八百年冠冕”显示了在圣母院存世的这些年发生的历史大事,证明了圣母院存在的意义。而《黑》则用“30分钟内将出现30毫米降水”说明了雨势急,雨量大;“5人死亡,6人失联”说明了这场大雨造成的严重后果,作者借此反思了我们国家在灾难预警方面的不足之处。

《圣》与《黑》的不同之处还在语气的差异上,相比于《圣》,《黑》的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悲愤。比如,“这场春雨,就耽误了一些春天的约会”,“隔天上午,报道说5人死亡,6个失联。”这两句话看似牢骚,实则带着很强的质问意味,何以不过是致使一些人“耽误了约会”的一场春雨,却要以“5人死亡,6个失联”这样的生命代价来终结,这究竟是怎么原因导致的?“一支暗箭掠过头顶”则是使用了比喻直指那些设了陷阱,用图片来敲诈的人是“暗箭”,阴险卑鄙。作者以此来体现出那些小偷一般的网站的可恶。《圣》在整体语气上,虽则含有一些惋惜之意,但并未因圣母院塔尖的倒塌而悲痛难抑。比如在以“骨像应图,立此五树之姿;凌波微步,画此窈窕之艳”夸赞圣母院建筑造型秀美的同时,作者也用了“路易王余威何在,拿破仑至此盘桓”来指出圣母院所见证的种种不光彩。所以在作者看来,圣母院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它附着的丰富的历史,即便如今部分遭焚毁,对我们而言,这更多的是一种启示,而无需更多的悲伤。

《圣母院》与《黑洞》在文章中都配置了图片。《圣母院》中是配入了圣母院完好的照片,塔尖被焚时的照片,和一张是塔尖映衬夕阳的照片。而《黑洞》使用的则是毕加索的一幅抽象画《基督受难》。两位作者选择的配图都与文章的内容十分贴合,以致读者能够通过照片去了解作者隐含的心意。尤其是《圣母院》运用了三幅图,来对应着文章中的三个段落,更加贴切。而《黑洞》这幅《基督受难》的画作本身就会给观者非常强烈的不适感,与文中的情绪一致。

因此从文本的角度,《圣母院》与《黑洞》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都是新闻事件,却可以通过不同的文体来引出令人反思、深醒的道理。文本没有强行的说教,但是字体行间内充斥着态度。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