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13 IB A 李育全&舒阳 – FOA 辩论赛

小组成员 李育全、舒阳
话题 澳洲森林大火(气候变化?)
课程关联 Part2 语言与大众传播

·       表现出对媒体在教育、政治或者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影响。(宣传、讽刺等目的)

·       说明大众媒体运用语言来传播信息、进行说服或娱乐的方式。(图像的设计、受众的多样性、风格和语体、对受众的导性等)

活动的目的 表现出对媒体在教育、政治或者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影响。(宣传、讽刺等目的)
受众的考虑 澳洲之外的民众(网络的吃瓜群众)
确定可用的资料 辩论用:

http://www.chinanews.com/gj/2020/01-17/9062193.shtml

https://view.inews.qq.com/w2/20200109A0R4S500?tbkt=B8&strategy=&openid=o04IBAB5rMy8S4zbnr1VnMis55hs&uid=&refer=wx_hot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mtjj/202003/t20200305_548155.html

具体的活动形式 学校的辩论大赛

给予几篇文章并进行正反两方辩论

不同观点的几篇文章的分析

分析文章中使用的语言的正确性及作用

正方:媒体对火灾的报道没有问题,并未炒作话题

反方:媒体过度夸张化灾情让人们恐慌

两篇新闻分別形容政府在该问题的处理以及政府的缺失

扮演的人物角色 正方跟反方
人物角色的特点 正方:过度相信新闻报道 (公众号)

反方:过度不信任新闻报道

小组口头创作

 

 

主持人:

欢迎各位参加本届的学院辩论大会。此次辩论的话题為辩论一篇文章對澳大利亚火灾的报道。我们将對該報導的公正性進行探討,正方将以支持文章的报道方式议论,而反方将以反对文章的报道方式辩论。

首先我们邀请正方进行一辩,请发言。

 

正方一辩:

我認為在選文中,作者在報導澳大利亞火災的情況時運用了許多手法來說服讀者。首先,作者在文章中運用了大量的數據來輔助自己的論點,其中包括死亡人數,火災蔓延面積,以及房屋受損數量。運用客觀數據來使報導更有真實性。

 

另外,作者也用了各式圖片來強調澳洲火災的嚴重性,其中包括衛星圖,突顯各式動物慘狀的圖片,動物如何祈求人類的幫助,以及消防員和當地的慘狀的照片。這些照片多都是寫實且震撼,讓讀者了解到當地火災的嚴重性。這些圖片一方面表現出了當地的慘狀,另一方面則輔助文章,讓文章看起來更具真實性。

 

其中來自“大西洋月刊”的兩張圖片最為明顯,作者將兩張圖片放在上下進行對比,顯示出天空在火災爆發前後的不同,更加突顯澳洲火災對當地帶來的危害。

 

 

主持人:

现在请反方进行一辩。

 

反方一辩:

在报道澳大利亚火灾时,文章有过度的夸张报道的嫌疑。作者有在夸大事实和在有意误导读者,作者使火灾看起来更有危害性而让文章更具有吸引读者的作用。

首先文章中作者报道的方式有意的欺骗读者。在文章的开头有一张动图显示了太空中的澳大利亚。文章中作者总结从外太空中看见的澳大利亚非常红,依此类推的解释澳大利亚的火灾有多么严重。动图的效果很震撼。不过澳大利亚中部本身就是红色沙漠,而且动图的画面质量和色调都不精准,把澳大利亚变得更仓红。我認為作者明显有意误导读者。

除此之外,在强调袋鼠时作者使用了非常感人的一张图片。图片是一位女性和袋鼠拥抱的画面,非常温馨也同时感觉悲惨。不过这一张照片并没有和本次事件相关,图片来源于数年前和火灾无关的新闻。光从这几点就可以看出作者及媒体不合理的将事件夸张化来吸引读者。

 

主持人:

正反两方都完成了一辩,现在请双方准备自由辩论环节。准备时间为1分钟,现在开始。

显示“一分钟后”

准备时间结束,开始自由辩论,为时4分钟。

 

反方:

文章虽然使用了非常多证据和数据来告知读者,不过这并不代表作者没有誇張化报道。在报導数据时作者并没有使用具体数字,这很明显是为了误导读者并让火灾的实际情况显得更加严重。

 

正方:

在报道火灾时是没法给予非常具体及准确的数据的,因為現場是危險且分秒必爭的,不適合記者進入。即使如此,文章有明显的概括性數據,包含百分比以及图表,来作为证据并輔助文章的真实性。 所以文章並不完全是沒有数据的。

 

反方:

文章确实有这一些证据不过文中并没有为这一些数据的来源进行明示,使用文中数据的正确性。不过如此在文章中作者也使用了不少过激的语言来将故事夸张化。

文章中大量的误导性图片也同样的误导为读者来吸引眼球及注意力,这非常不符合客观的新闻报道标准

 

正方:

我認為作者在本篇报道並沒有使用過度誇張語言。在本篇報導中,作者都是根據照片來進行描述,且大量引用數據,而只有在最後一段作者表達自己對澳洲總理的個人觀點。

文章中大量的图片都是在这次事件中拍摄的。而我认为反方在一辩中所提到的袋鼠拥抱人类这张图只是作者想要透过这张图片来表现人类对动物们的帮助。

 

反方:

虽然达到了这样的作用,不过并没有改变这是有意的误报。这是在是在误导读者。

误导读者最严重的一项操作就是《大西洋月刊》的两张对比图,前后对比图非常有效的体现了火灾对大自然的影响。不过图中的两颗树很明显是不同的,所以这一个对比并不成立,作者也又一次很明显的想要将故事夸大化。

这几个例子就是恶劣的夸张报道的最好证据。

正方:

本篇報導虽然出现了许多较为醒目的图片,其中包括焦黑的动物尸体,灰头土脸的消防员,以及他们在救灾时的画面。作者可能有意透过这些图片来吸引读者,但并不完全是负面的。如今在这个人们可以快速得到大量资讯的时代,如果没有一些较为醒目的照片會无法搏得人们的关注的。我认为作者虽然有试图放大该事件的意图,但主要的目的便是希望能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这个事件。這也就是新闻媒体存在的原因,将重大事件报导给大众了解。

 

反方:

不管意图的好坏都改变不了作者有意散播假新闻的行为。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任何形式的假新闻都不应该被允许扩散。这会伤害大众对新闻及信息的不信任,而让虚假的信息更容易在民间扩散。因此就算出发点是好的,我们也不应该接受假新闻。(主持人可以打断)

 

 

主持人:

时间到,请停止发言。接下来请各位准备最后总结。准备时间为一分钟

“一分钟后”

各位准备发言,正方先总结。

 

正方总结:

 

我認為由於時代的改變,現代大多數的新聞媒體都無法保持中立。但我認為本篇文章的作者並沒有做錯,由於他是個自媒體,只要他並沒有刻意誤導讀者或影響輿論,他理應有表達自己對事件看法的權力。就像我前面說的,他雖然透過醒目的圖片強調了這次事件,但他的本意只是希望能讓更多人關注到該事件,所以我認為他的做法是沒有問題的。

 

反方总结:

 

我认为新闻媒体的工作是将事实正确无误的报道给我们,然后由我们自己总结事实的严重性及重要性。媒体不应该使用误导的手段来诱导大众的观点至特定的方向,新闻媒体是有这个能力不过他们不应该使用这一权能。在网路新闻普及的现代媒体不应该为了吸引读者而夸张化新闻话题,像本篇文章一样连续误导读者则是更加的不可原谅的。这样做只不过是在为正规新闻媒体的脸上抹黑。

 

主持人:

在正反两方都辩论完的现在,我们邀请在坐各位同学扫一扫二维码投票。投票结果将在明天的校报刊登,本次辩论大赛就此结束。

 

Print Friendly, PDF &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