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中浦东校友: 刘昕琪,2018届校友

                            

刘昕琪自2011年搬到上海后,就在耀中浦东就读,并于2018年顺利毕业。现在昕琪正在香港大学继续深造,大一时她攻读了生物科学,计划就读分子生物与生物技术专业。昕琪暑假会回上海与家人团聚,期盼她能重返母校参观。

能跟我们分享下你正在学什么吗(你的专业和课程)?

我正在上的课程有: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基础化学、科学预备课程。这是我的专业必修课。此外港大还有一些非专业相关的必修课,我们称之为“基础课”。现在我在上两门“基础课”,一门是有关心理学的,另一门是关注人类历史的。

你平常学习需要做些什么?

我现在是大一,大部分的科学课是由老师教授,也有考试。此外还有实验课。在进化与生物多样性课上,我们就需要到实验室去观察许多标标本并回答相关问题。化学课上有关于基本概念的实验,如层谱法、络合滴定法及红外光谱分析的实验等。对“基础课”而言,按时完成作业很重要。我们已经写了两篇有关心理学的论文,并完成了一个小组项目。我们正在做一个有关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种族灭绝的小组项目,调查某个种族灭绝的具体原因和细节。

你最喜欢什么课?

我喜欢所有有关人的课程,就如生理学和遗传学。我也很喜欢心理学的课,从中可以了解人脑及其如何塑造我们成为现在的自己。这是我第一次上心理学相关的课程。

你为什么选择在香港大学就读现在的专业呢?

港大有很多国际学生,这是我所期望的。它也给了我很好的奖学金。此外,我想学习生物,高中时我就特别喜欢生物课。现在我的专业是分子生物与生物技术,我觉得这个领域在将来很有潜力!

从耀中升到大学就读怎么样?

升入大学的挑战并没有我预期的那么难。最大的变化就是学校的人多了很多!耀中是一个彼此联系非常紧密的社区。老师对我们非常了解,学校里大家也都互相认识。在大学里却到处都是人。即使你在街上认出老师来,他们也可能不认识你。会跟很多人接触,有时将名字和脸完全对起来还挺有挑战的。我不是抱怨说这很难,只是说跟我以往的经历不太一样。

从学术和非学术的角度论,耀中的读书经历对你大学生活有什么帮助?

我觉得耀中教给我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有效的时间管理。特别是在十三年级时,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时间节点要求,这帮助我学习到:要事优先和高效工作的原则。此外,当时我们还参加了很多联课活动,实际操练保持学习和兴趣之间的平衡。进入大学之后,我发现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管理时间,很难在学业和活动之间保持平衡。因此,相比其他大学同学而言,我压力没有那么大!

要适应大学新生活对你而言有什么挑战吗?

到一个新的城市生活对我而言还是有些挑战的,因为香港人并不怎么说英文或普通话,他们更愿意讲广东话。我之前从未在不懂当地语言的地方生活过。因此上学期,我还特意选广东话课。因为广东话是香港的主要日常用语,这门课帮助我能用广东话进行日常交流。

你过去在耀中的学习经历对你迎接这些挑战有什么帮助?

我2011年开始在耀中就读,当时我完全不会说英语。从小我是讲日语的,也说一点普通话。记得刚开始,我真的想尽一切办法跟大家交流,用肢体语言、普通话或字典等等方式。也会问朋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或如何使用,并尽量活用我学会的词语。

非常感恩老师们都很乐意帮我,也明白我的处境。

你现在所学跟在耀中所学有关联吗?

我还是大一,所以现在所学的很多在高中时都已经学过了。在化学实验室中也用到在耀中化学课上所学的很多技能和技巧。

在香港学习和生活与在上海相比,有什么明显的不同之处?

最大的不同就是同学们的教育背景很不一样!在耀中,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但都有类似的经历——在东道国生活,却在国际学校上学。在港大,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很多人都是在自己国家的公立学校读书的。我惊讶地发现,很多同学从未写过论文或做过小组报告。

耀中和港大之间有什么相似或差异之处?

我认为最大的相似之处是都非常重视中西文化间的平衡。耀中特别重视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学习。当然我们也学习西方文化啦。在耀中,我不仅提到了英文和普通话水平,对西方和中国文化的认识上也有许多长进。港大也特别强调两者之间的平衡。虽然绝大部分课是用英语上的,但我们还需修一门中文或广东话课,及一门有关中国的基础必修课。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传统节日,港大都会庆祝,我们会庆祝中国新年,也会庆祝西方的复活节。

我认为港大和耀中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大小不同。耀中是一个联系非常紧密的小型社区。大家彼此认识,也都都知根知底。港大就不是这样了,自己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负责。当然还是有人乐意帮助你的,但不会催促你,也不会把你放在优先地位。

你的同学一般来自哪里?

港大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当然最多的是香港本地人。也有很多同学是大陆的,因为可以通过高考来申请港大。此外,也有很多来自英国、欧洲和北美的留学交换生。很多来自韩国、东南亚和马来西亚的全日制国际生。我也见过来自南非、马其顿和哈萨克斯坦的国际生。当然,还有不少像我这样的学生,有“国际化”的背景。听他们分享自己出身的故事真的非常有趣!我也很高兴认识了一些同学,他们像我一样在日本出生和长大,也是读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B)的。

毕业以后你准备做什么?

我目前计划是毕业后进入研究领域,所以可能会继续读研。但还不是很确定自己是否想成为一名科研人员,所以接下来的一两年我会尽可能多地获取第一手研究经验,认清楚自己是不是真想搞研究。如果发现自己不是真喜欢搞研究,我可能会选择到生物技术公司做见习生。

你有暑期实习或其它经历跟大家分享吗?

港大的科学院有个暑期科研奖学金项目,同学们可以申请在暑期期间参与这个项目,还能获得1.4万美金的津贴。一般大一学生都不会申请这个项目,因为在校期间只能申请一次。非常幸运我申请到了一个类似的项目——‘Young Science Scheme’(青年科学计划),这个项目可以多次申请参加。我将在医学校区进行埃巴病毒的裂解复制研究。人也可能感染这种病毒病并导致一系列疾病,例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和鼻咽癌。

你最怀念上海的什么?

我最怀念上海的便利。不需要带现金出门,所有东西都可以送到家门口。香港大部分情况下还是需要使用现金的,去哪儿都需要带上钱包。此外包裹和食物的速递服务也不如上海那么实惠和迅速。我也怀念上海的宽敞。虽然上海和香港都是国际大都市,但上海的空间更大,没有香港这么拥挤。最重要的是想念上海的家人和朋友。上海有我许多美好的回忆,我珍视在上海度过的所有幸福时光。

你最怀念耀中的什么?在耀中有什么珍贵的回忆?

我很怀念在耀中参加的各种校外实践课堂旅行,真的非常特别!能够和一大群同学朋友一起去旅行,或住贵州的农家小院,或去沙漠植树、或在泰国骑大象,何等宝贵的经历啊!然而我最怀念的是在耀中IB教室里度过的每分每秒!IB教室让我觉得耀中就是自己的另一个家,在“家”里大家彼此支持互相帮助,一起完成作业、一起喝咖啡放松、一起欢笑嘻闹。我也很享受午餐时跟同学们谈论趣事的光阴。

你跟耀中的同学还在联系吗?

我和同学通过短信、视频电话或在Instagram上面给彼此发送有趣帖子等多种方式保持联系。我很幸运,香港是很多同学的中转站。他们到了香港,总会让我知道,这样我们就可以见面聊聊天。

你有什么想对今年的毕业生和其他中学生们说吗?帮助他们准备好,顺利过渡到大学阶段。

我想最重要的是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自己把自己吓倒了。在高中最后一年,想着马上要上大学,我就常常担心这担心那,害怕自己应付不过来:要离开家啊、交新朋友啊、学习环境的改变啊等等。到了港大后,我衔接得非常好,根本没什么值得好担心的。与其为将来担心害怕,不如怀着期盼的心情迎接未来,同时享受与同学们相处的一切美好时光!